您的位置:首页 > 产品展示

智耕沃野勾勒新图景——南宁宾阳推动数字下田连续四年实现粮食面积、单产和总产三增长

来源:乐虎视频直播nba    发布时间:2025-04-27 23:27:53

04-27

...


  南宁市宾阳县古辣镇的稻田里,农户驾驶插秧机沿着预设轨迹匀速行进,秧苗精准有序地嵌入水田;中华镇联丰合作社的千亩良田上空,一架农用无人机穿梭飞行进行施肥作业……春耕时节,行走在宾阳沃野,传统的农耕图景已被科技力量重新勾勒。

  宾阳县是国家首批农业现代化示范区、全国第五批率先基本实现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县,也是全国农业社会化服务创新试点县。近年来,该县立足优质稻产业高质量发展,加快实施农业机械化升级与智慧农业示范项目,推动水稻等现代特色农业规模化、集约化、现代化发展,让一个个特色产业成为推动乡村振兴的富民产业。

  截至目前,宾阳县共拥有农村合作社894家、家庭农场264家、农业产业化联合体6家,去年实现水稻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90.59%,位居南宁首位、广西前列。

  4月10日,记者走进南宁市宾阳县思陇镇岩植高效智慧蔬菜大棚种植基地,工人们正在地里忙着采摘水果黄瓜。

  “这里种植用珍珠岩作为基质,经过技术处理,保水、保肥、透气、稳固根部,避免重金属污染和杂菌感染。总系统和营养液循环使用,没有多余排放,对整个环境不会带来任何污染。加上通过岩植栽培技术,一年可轮作5—6茬水果黄瓜。”基地负责人廖燕芬指着大棚内的设备和记者说,“石头农业”的实现还需要“智慧+数字”加持,大棚铺设的智慧农业管理系统,能精准自动控制光照、温度、湿度、营养液浓度、PH值等各种参数,不仅提高种植效率,还能提高果蔬品质。只见她轻点数字农业智能控制面板,水肥一体化系统即刻启动精准滴灌。

  “有了智能系统,总面积为1.2万平方米的3个大棚只需3—4名技术员管理,年亩产可达2万公斤,较传统种植提升4—5倍。”思陇镇党委副书记张多亮说,该基地不仅实现不间断无障碍轮作工厂化种植生产,还能带动村集体年增收24.8万元。

  这样的智慧场景正在从设施农业向大田种植延展。在中华镇联丰合作社的千亩农田边,“90后”“飞手”陈立启操作农用无人机进行空中施肥,一亩农田几分钟就能完成作业。合作社理事长郑成功介绍:“每台无人机日作业量能达到700亩左右,相当于70个劳动力。无人机不但可以高效、均匀施肥,还能节约肥料,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品质。”

  为持续做大做强优质稻产业,宾阳县搭建了广西首个优质稻全产业链智能管理平台,建立全县水稻主要产区的秧苗、种植、水肥、植保、气象、土壤、农机、销售的全产业链数据资源体系,推进农业生产智能化发展。农户只需在手机端下载APP即可实时查看,利用数据科学种植。

  4月10日,古辣镇中穗五粮农业科学技术示范区内,1200亩试验稻田的秧苗已长至20多公分,随风摆动,长势喜人。久负盛名的古辣香米就产自这里,农业专家正指导农户调试水稻密植播种。

  “通过增密增穗等技术,每亩有效穗数从16万增至20万以上,优质稻亩产突破600公斤。”宾阳县农业农村综合服务中心高级农艺师李新介绍,近年来,该县积极构建产学研合作平台,与华南农业大学合作共建“古辣香米研究院”,与广西农科院水稻研究所共建宾阳工作站,共同开展种业科技攻关行动,实现了产量和质量双提升。

  在三润米业加工车间内,稻谷从脱壳到包装全程自动化流转。这里引进智能化大米加工生产线,采用智能色选机和光谱共焦、双红外识别技术,将精米率提升至92%以上,建成万吨级“智慧粮仓”。

  “在广西粮科所技术上的支持下,我们主推的‘古辣香米’通过保鲜技术突破,实现全年均衡供应,每公斤售价20元,去年销售1000多万元。”公司负责人李有添说,该公司大米在中高端市场站稳脚跟,产品远销全国。

  记者从宾阳县农业农村局了解到,去年该县累计建成高标准农田71.8万亩、富硒优质稻种植示范区6万亩、5个万亩高产示范片区,获准使用“古辣香米”专用标志米企业22家。截至目前,共创建现代特色农业示范区(园、点)283个,获认定省级星级示范区7个,高标准建成“古辣香米”等优质产区。

  走进宾阳县古辣镇“稻花香里”旅游区,这个融合了古村落与现代农旅特色的景点,既可体验传统农耕乐趣,还能饱览古建筑与稻田艺术美景,去年吸引了逾17.74万游客到此打卡游玩,村民人均增收4000元。

  “景区积极开发非遗体验、农事研学、稻田认养等丰富业态。像这样的农旅融合精品线条。”宾阳县文化广电体育和旅游局相关负责这个的人说,近年来,该县依托浓厚的民俗文化、特色乡村资源和良好的生态环境,打造旅游点、延伸旅游线、提升旅游面,不断丰富农文旅业态,促进一二三产深层次地融合。截至目前,宾阳县共建成国家4A级旅游景区2家、国家3A级旅游景区4家、广西星级乡村旅游区9家、广西生态旅游示范区1家。去年宾阳县累计接待游客427.58万人次,旅游收入39.75亿元。

  新兴业态也催生服务变革。联丰合作社创新“全程机械化+综合农事社会化服务”模式,为小农户提供育秧、烘干、代耕代种、统防统治等多项服务。去年,该合作社通过提供社会化服务,带来约600万元营收。宾阳全县农业社会化服务给农民种水稻每亩增收约200元。

  如今在农田,农事服务技术已成为新农人的增收本领。“过去觉得务农没出息,现在当‘飞手’有时候可以月入过万。”“90后”青年陈立启道出转变,4年前合作社引入无人机管护技术,如今不仅自己成为了“老师傅”,还带队前往贺州等地给当地农田提供农机服务,团队一天下来能有两三千元收入,慢慢的变多传统农民转型新农人,不断学技术、促增收。

  从“镐锄镰犁”到“数字云耕”,宾阳县全力构建农业现代化产业体系,持续打造以粮食、糖料蔗、蔬菜、桑蚕、生猪、家禽为主,以林木、中药材、水产、水果、牛羊、肉鸽为辅的乡村振兴“6+6”全产业链,不断擦亮“古辣香米”等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这块金字招牌。去年,全县粮食总产量37.07万吨,粮食生产连续4年保持面积、单产、总产“三增长”,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2211元,同比名义增长7%。

  宾阳县中华镇联丰合作社采用“工厂化集中育秧”模式,通过集约化、智能化手段提升水稻高产高效。

  宾阳县思陇镇岩植高效智慧蔬菜大棚应用“智慧+数字”实现水果黄瓜增产增收。